【黃宇寒】光陰過境映照成影,客語樂聲中拼湊家與自我
【黃宇寒】光陰過境映照成影,客語樂聲中拼湊家與自我 信義存愛組 音樂專欄《存愛Bar》專訪 文/新玉、圖/黃宇寒 提供 客家歌手黃宇寒曾擔任Vast&Hazy、雷擎、舒舒等和聲製作,首張專輯《有時有日》即入圍第31屆「最佳客語歌手獎」、「最佳客語專輯獎」及「年度專輯獎」。這次帶著全新創作EP《樹影》回歸樂壇。收錄三首歌曲是黃宇寒經過長時間思考後,以純粹曲風,揉雜親情羈絆與成長體悟的溫馨之作。 沈溺後沈澱,在親情關愛中重拾自我 家庭對黃宇寒而言是影響深遠的事,〈一尋長个空間〉正是獻給父母的深情之作。「一尋長」在客語是指兩臂長度,黃宇寒藉此比喻父母對孩子無盡的關愛,彷彿雙臂張開,在還未完成的擁抱中,傳遞父母恆久的守候。歌詞巧妙運用「你」與「妳」,分別勾勒出父親的行動陪伴與母親的溫柔關懷,副歌部分,黃宇寒從自身視角描繪父母形象,唱出父母以各自的方式表達愛意,整首歌可謂從三方視角匯流而成。 〈盡好个樣仔〉則是黃宇寒經歷一年的創作停滯期後重新找回自己的記號。從未駐足這麼久的時間裡,讓她不禁擔心自己失去了創作的靈感和熱情。黃宇寒讓自己緩下腳步,認識被社會競逐下,不安、焦慮、緊張的情緒,學著與陌生的情緒相處,最後將內心的感受化作歌曲,肯定自己的獨特。就像歌詞說的「有愛自己的勇氣,就是最好的樣子」。 面對焦慮時,黃宇寒會直接不帶手機出門,隔絕社群影響。像旅途中不再依賴Google Map,就會爭氣地活在當下,專注於眼前的風景和人事物,透過行動讓自己脫離快速高壓的網路,回到人與人的互動。 黃宇寒分享,平時疏於面對的情緒就像化妝品,精心打扮也無法掩飾真實感受,熟悉的人總能察覺端倪。隨著身邊朋友逐漸步入婚姻家庭,黃宇寒開始學習獨自面對情緒,養狗便成為她重要的精神支柱,狗狗的陪伴讓人從焦慮中解脫,轉移注意力,這份治癒的價值遠超過養狗的辛勞。除此之外,黃宇寒也會聽木塊掉落水中的ASMR、甜點評比等方式來紓壓。不過,身為音樂人卻難用音樂放鬆,黃宇寒從電影配樂練習,抑制對每一段旋律都帶入專業解讀的職業慣性,希望有天聽歌也能成為撫平情緒的選項。 任樹木生長,成為大人是種引以為傲的責任 ...